宝鸡高新区智慧双创管理服务信息平台
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争做西部示范
所属栏目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7-28

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。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,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;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今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,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,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。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争做西部示范。这是对陕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的全面系统部署,必将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、扎实向前。

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所在、底盘所在。陕西虽然地处西部,但产业基础并不弱,在一些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。这几年,我们着眼把陕西的科教、能源、区位、文化、生态五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竞争优势,加快打造现代能源、先进制造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,并逐步细化明确了相应的重点产业链和配套的产业支持政策,打出了链式创新、链群招商、链长推进、链条服务的组合拳。全省各级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,勇于开辟新领域、新赛道,培育竞争新优势,加速构建具有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、先进性、安全性要求的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。传统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。要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主攻方向,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,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机器换人、设备换芯、生产换线、产品换代,引导重点行业加大节能降碳改造力度,形成标杆企业示范转、产业链群协同转的良性循环,推动有色、冶金、食品、纺织、建筑等传统产业“老树”发“新枝”。要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,让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服务上,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迁移。

要推动优势产业向集群化跃进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,坚持“链长+链主”协同发力,加快打造现代能源、先进制造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。要念好能源工业“稳控转”三字经,尤其是要做好资源转化这篇大文章,推动化石能源利用更多向化工原料转变、能源供给更多向清洁能源转变、能源资本运作更多向培育非能产业转变,不断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。要深入开展制造业补链扩链强链行动,下气力打造一批既能组织上下游产业链水平协同分工、又能实现垂直优化整合的链主型企业,培育一批在重要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影响力控制力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单项冠军,进一步拉长拓宽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条,争取更多优势产业步入国家级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。

要推动未来产业向制高点突进。聚焦光子、氢能、无人机、分子医学、医工科学、人工智能、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,加大培育、投入和突破的力度,率先在新领域新方向开发新技术新应用,抢先把新技术新应用培育成为新模式新产业。要围绕空天动力、第六代移动通信、量子信息、合成生物、元宇宙、前沿新材料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方向,谋划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,努力站上未来产业的风口。数字经济是决定未来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赛道,要协同推动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,大力培育和引进优质平台企业,通过数字化要素联通优势地区的产业空间、创新空间和消费空间,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%。

要推动基础设施向现代化迈进。现代化基础设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。要结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,一手抓传统基础设施提能升级,深入打好联网补网强链攻坚战,完善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优化调整水网布局,加大油气管网、电力源网荷储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实现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、共建共享、协调联动;一手抓新型基础设施超前布局,坚持以需求为牵引深化建用协同,加快构建高速泛在、集成互联、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。

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遵循规律又要有所作为。当前,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,稳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,紧扣“存量怎么突破”“增量从何而来”“变量抓住什么”三个关键问题,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地“对握”起来,把握规律、积极有为、超常突破,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,努力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。


上一篇:陕西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再上
下一篇:宝鸡高新区:强化科技创新 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