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雏鹰展翅飞 ——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侧记
2020-09-25 10:40:49 来源: 作者: 阅读次数:1138
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,大都是嗷嗷待哺的“雏鹰”,在“壳内”孵化时,如果外部“养分”补给到位,阳光温度适宜,就有可能破壳而出、翱翔万里。
然而初创的风险何其之高,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企业专业化运营的门槛抬高,创新创业更考验创业者的综合素养。宝鸡高新区用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,按照“创业苗圃(众创空间)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”全孵化链条建设思路,为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量体裁衣,开展“定制化”服务,相比过去,服务手段更专业高效。今年以来,共为企业申请科技专项资金1350万元,给2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研发、检验检测等科技创新创业服务,促使这些企业上半年产值达到近16亿元。
梯度培育让企业动起来
“公司注册第一年营业收入要达到2000万元!”想起彼时到某园区听到的企业落户标准,创业者刘云辉内心“负担”很重,立刻选择“逃离”。“创业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困难,我不敢保证一开始就有这样的业绩。”然而2015年,第一次来宝鸡高新区创业中心考察时,适于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孵化环境吸引了他。
刘云辉创业成立的陕西九一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九一七”),立志做智慧社区信息技术平台,他们认为,再“高大上”的智慧城市建设,都要落实到智慧社区这个基础单元上,而全国各地市各社区的需求又有复杂性多样性,所以开发服务永无止境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刚开始,他们苦于找不到进驻的社区。当他们到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孵化后,把想法告知园区负责人,园区第一时间帮企业对接了高新区的社区,很快就有了学子路等社区面向居民的信息服务需求,九一七根据社区服务内容,把自己的技术一层层嫁接落实到具体项目中。从“小试牛刀”到“以点带面”,最后形成“智慧样板”,九一七的智慧社区服务板块由十几项扩充到现在的97项,服务覆盖全国10省30多个市1000多个社区,省内遍地开花,全国分公司设立超过10个,且还在不断
增加,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。
九一七的成长验证了高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计划。据创业中心主任高兵介绍,高新区的园区针对初期有创业点子的企业,把他们当作苗圃培育,给他们提供创业场地、共享设施、咨询、创业辅导、资源对接等服务,降低创业成本,提高创业存活率,促进企业成长,以创业带动就业,激发创新创业活力;构建良好的科技创业生态,引导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,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,为企业提供产学研对接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、资本引进、商务服务等;对于高成长性企业,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,精准对接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,用塑造“小巨人”等方式来重点打造企业,推动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、智能经济和分享经济持续壮大发展,引领新旧动能转换。
包容以待让企业立起来
锁定目标,自动跟踪启动……9月7日记者在陕西棱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,看到一部“自动巡逻机器人”,因采集到记者信息,一直紧跟人的脚步,步调随人说快就快、说慢就慢,还自带自主避障、语音交互、热成像等功能,棱镜公司开发的这套系统,主要融合激光、雷达、机械控制等多项技术,目前产品正在后期调试,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。
公司负责人李三强是怀揣梦想的“理工男”,2001年就成立工作室,涉足软件系统开发。即便是在全国、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上屡次拿奖拿到“手软”,但是要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可落地变现的项目,却并不容易。创业过程“跌跌撞撞”,曾砸过几百万元进去。当李三强理清思路,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时,高新区敞开胸怀,愿意和他并肩战斗,相伴成长。园区通过创业大赛,帮他请来智库,一起分析当前人才断档的问题,看怎么引来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;除了创业扶持基金的支持,还为他们年年争取创新项目资金,介绍下游的制造型企业来体验他们的新产品……靠着园区“真金白银”的孵化及信用“背书”,棱镜公司的发展方向愈来愈明晰,信心越来越足。
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较弱,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,但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培育基地,只有营造充分适宜企业的“水、土、阳光”等良好创新创业生态,才能助力企业由小变大、由弱变强。高新区坚定科技强企的信心,成立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区域创新中心,构建技术“大卖场”,带动产学研用“一盘棋”。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,重点推进钛及钛合金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汽车及零配件、循环经济再制造、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孵化链建设,推动企业脚踏实地搞技术创新,涌现了恒通电子、圭彬光电、大才科技等一批成长型企业。
精钻深研让企业强起来
领域虽小,但精钻深研,就仍有可能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冠军,可参与竞争规则的制定,提高企业的行业话语权重。
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衡器行业,一直不断深研技术,去年他们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的“整车连续动态称重技术”,在西安顺利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。最近他们与西交大共同申报“中国轻工业公路自动衡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,并组建“博士后工作站”,这个中心的成立,意味着未来公路自动衡器方面有了更高的行业标准,激励企业集纳各地创新资源做大做强,向更深领域钻探,向更高标准迈进。
科技创新园“国家轻工业电光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宝鸡站”是国家级第三方光电源检测中心,这家中心拥有专利6件,已获得国家标准委员会推荐行业标准1项,目前正在起草并申报国家车用电源强制标准,这意味着未来车用电源领域将因标准的提升,激发更多企业在创新创业方向上进行投入。
要搅动科技创新园区“一池活水”,需要丰富的创新要素配给、高端人才引进和科技项目支撑。只有涌现更多能建立行业标准的标杆型企业,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落得实。经过多年的积淀和革新,高新区在“产学研企+工业园区”协同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,目前建成国家研发平台6个、国家行业创新平台8个,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个,国家级孵化器3个。2019年获准专利授权1049件,转化科技成果500余项。今年以来,创业中心系统在孵的256家企业,技术交易额就达到了5亿元。